女人洗澡用了它竟致浑身是伤

来源:常识谷 3.06W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女人都非常的爱好干净,所以在洗澡的时候经常会用搓澡巾使劲的搓。但是这真的好吗?搓澡巾有哪些隐患呢?应该怎样保养呢?怎样正确的洗澡呢?一起来看看吧。

女人洗澡用了它竟致浑身是伤

北京的王小姐前段时间到外地出差,用了宾馆浴室的搓澡巾。她洗澡喜欢使劲搓皮肤,认为这样既可缓解肌肤的疲劳,又能彻底洗掉皮肤上的脏垢。然而,最近她发觉自己前胸、后背、四肢、颈部等用搓澡巾搓过的部位,或多或少出现了小丘疹。她到医院皮肤科检查后,被确诊为病毒感染性软疣,即人常说的“水瘊子”。追其发病原因,方知都是搓澡巾惹的祸。

专家说,皮肤是保护外界对人体“侵犯”的第一道防线。皮肤不但对外界的摩擦、牵拉、挤压、冲撞等有一定缓冲能力,对紫外线、磁力线及放射线等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和部分遮挡能力,还是人体防止微生物和寄生虫侵入的第一道屏障。皮肤与汗液一起在皮肤表面形成脂膜,可以防止身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及营养物质丢失。

专家讲,皮肤的最外层是表皮层,表皮层的最外层是角质层,正常老化脱落的角质层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死皮”。皮肤的卫士就是角质层,它是皮肤直接和外界各种有害物接触的第一道防线。如果洗澡时用搓澡巾用力搓洗皮肤,就会使角质层受损,甚至会造成皮下出血。皮肤的卫士受损了,皮肤自然要受害。皮肤不能正常工作,那我们的身体自然很容易遭受外界环境的损害了。

专家说,搓澡巾破坏了皮肤的保护层后,病毒就会侵入,很容易引发出传染性软疣,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病变会进一步扩大,甚至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像王小姐出现这样的病情,就是因为搓澡巾使用次数和力量过多过大。专家说,别说用搓澡巾,就是用毛巾搓脸用力过大同样会引起疖肿、毛囊炎等皮肤病。

搓澡巾搓出你不知道的麻烦

很多人洗澡喜欢使用搓澡巾,认为搓澡巾小巧、方便,不用费力就能搓去皮肤上的污垢。但是,方便好用的搓澡巾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不小的烦恼——引起传染性软疣等皮肤病。

在皮肤科门诊中,我们发现很多女性患者,她们非常注意个人卫生,一直喜欢用搓澡巾洗澡,所用搓澡巾都是自己专用,而且她们一般不到公共浴室洗澡。尽管对洗澡问题如此讲究,她们的皮肤却并非想象中那样光洁。在她们的前胸、后背、四肢、颈项等搓澡巾能搓到的部位,或多或少出现小丘疹。有的仅使用过两次搓澡巾,就出现了类似症状。仔细检查后证实,这些爱清洁者所患的皮肤病,属于传染性软疣,这与她们使用搓澡巾有关。

那么,传染性软疣是一种什么样的皮肤病,与使用搓澡巾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由病毒引起。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蜡样光泽的小丘疹,顶端凹陷,并能挤出乳酪性软疣小体。起初为米粒大小,呈半球状,以后可逐渐增至豌豆大小,中心出现微凹,质地由坚韧变为柔软,颜色呈白色或珍珠色,常有痒感。皮肤擦伤并感染病毒后,14~15天可发病。目前,人们使用的搓澡巾多为尼龙丝、合成纤维丝制品,搓擦皮肤时用力过大,可破坏皮肤的防护层,导致的轻微外伤虽然眼睛看不见,身体感觉不到,但病毒可侵入,进而引起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的危害虽然不大,但是发生后麻烦也不少。它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可以在躯干、四肢、胸背等多处出现。如果不进行治疗,病变会进一步扩大,甚至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有的患者发病几个月后,皮肤损害周围发生斑片状湿疹改变。眼睛周围有皮炎时,可引起慢性结膜炎及浅表性点状角膜炎。传染性软疣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有时为了与其他疾病鉴别,需进行病理组织切片检查。虽然不经治疗,传染性软疣经6~9个月可消退,但有时也可持续三年以上不退。

不可忽视搓澡巾保养

洁肤海绵先微波一下

一小滴浴液经过洁肤海绵的“魔术”,就会变出非常丰富的泡沫,不但洁肤效果好,还特别节省浴液,洁肤海绵也由此成了人们浴室的必备佳品。但也许你没想到,洁肤海绵是你一天所碰触的物件中最危险的一个。因为一块洁肤海绵上通常隐藏着约72亿个细菌。建议杀菌的办法是将海绵蘸湿,放进微波炉里加热约30秒,每天下班回家就可以顺手做了。或者在使用后将洁肤海绵清洗干净,并放在干燥处沥干水分,这样能破坏细菌赖以生存的潮湿环境。这种海绵的价格一般不会超过5块钱,专家还建议至少一个月就更换一次海绵。

浴缸浴帘定期刷洗

你家的浴缸内壁或浴帘上常常附着有沙门氏杆菌、真菌等多种菌群,这些细菌可能在你泡澡或淋浴时浸入你的体内,导致尿道感染或结膜炎。专家建议,每周清洁浴缸或浴帘以预防感染,如果发现浴帘上已经出现带有粉红色的黏液附着物,最好更换浴帘。

毛巾、浴巾别随便挂

需要注意的就是大大小小的毛巾和浴巾。还有一点你肯定不会想到,如果用显微镜来观察冲马桶时溅起的细小水滴,你就会发现,它们竟然可以溅到数米高,因此浴室里的任何细菌都有可能跑到你的毛巾上去,还有我们的牙刷也可能在劫难逃。

如果你放毛巾的地方离马桶较近,还是最好将它们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离马桶至少要3米远,还可以每天把毛巾放到阳光照射充足的阳台或窗边“沐浴”阳光。特别是在家里人感冒痊愈或是咳嗽痊愈后的那几天,除了勤晒毛巾外,还应该用消毒液将所有的毛巾充分浸泡并洗净。

皮肤敏感、肤色晦暗、皮肤状态每况愈下等,都是由于皮下的小炎症引起的。这个时候,则要格外注意毛巾和浴巾的卫生,毛巾不必太“豪华”,但要常常换新,新的一定比旧的安全卫生。

搓澡巾晾晒不可少

搓澡巾的卫生也不能忽视,很多人认为搓澡巾在搓完澡以后简单地把它洗一洗就可以保持干净了,其实则不然。搓澡巾大多数为双层结构,在内衬和表面之间的空间里很容易藏污纳垢,并且非常不容易清除。

搓澡巾比毛巾和浴巾更脏,因为在搓澡的时候,身上的污泥和皮屑由于外力作用被深藏在搓澡巾的纤维的间隙中,如果只是简单的洗洗,根本不能把搓澡巾洗干净。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保持搓澡巾的清洁、卫生与干燥,用之后把它放在通风或是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即可。搓澡巾价格不高,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保证常换常新。

洗澡的6个误区最要命

洗澡误区一:为干净使劲搓

皮肤的屏障保护层由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构成,不仅能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避免体内营养物质的丧失,特别是水分。使劲搓就会使这层保护膜破坏。如果洗澡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是搓洗过度了。因此,建议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可用搓澡巾。

洗澡误区二:用太多沐浴露

沐浴露通常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可激发某些化学物质快速渗透进入皮肤。若长时间过量使用沐浴露,这些化学物质被身体过量吸收,与钙、铁结合,残留在皮下组织中,导致出现干燥、过敏性皮炎等。因此,建议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就够了。若身上不脏,用清水就好,洗后尽量用保湿乳液涂全身。

洗澡误区三:起床就洗澡

早上起床后,洗个澡,能促进大脑兴奋,一整天都会精神振奋。但是,如果没吃早饭就洗,很容易引起晕眩,甚至低血糖性休克。如果再加上水温过高,会使血管扩张,导致脑供血不足、虚脱。所以早起洗澡最好在早饭后半小时。

洗澡误区四:饱后洗澡

有大量血液在胃部聚集,如果这时洗澡,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使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进而对消化有影响。除此以外,喝酒后也不应该洗澡,不然,会造成血压下降,出现浑身无力、头晕眼花,甚至导致心脏病或脑中风。因此,建议洗澡最好在饭后1-2个小时。

洗澡误区五:洗得久才干净

洗澡时间久了,会觉得浑身无力,而疲劳与血液中的乳酸浓度有关。根据研究,剧烈运动后,洗澡5分钟,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洗10分钟,乳酸浓度会降低7~8毫克;如果洗30~60分钟,乳酸浓度就基本回到疲劳前的水平了。对上班族或轻微劳动者而言,洗澡15分钟,体内的乳酸浓度就能回到正常水平,不然,久而久之,会消耗体力,出现疲劳感。

洗澡误区六:洗完澡就睡觉

睡眠常常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浴会使身体体温升高,推进而迟大脑释放出“睡眠激素”。如果必须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5分钟额头,让体温回到正常水平,从而能尽快入睡。因此,建议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

健康洗澡五技巧

1、身体疲累:水温别太高

当你经过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到家肯定会感觉到特别累,这时候洗个热水澡不仅可以缓解你的疲劳,而且可以让你睡得更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洗澡水温不能过高,否则容易令心跳加速,反而会加重身体疲劳感。一般来说用39℃-40℃的水洗澡10-15分钟就可以了。

2、肩颈酸痛:洗澡时耸耸肩

上网时间久了很容易肩颈酸痛,此时可以用40℃-41℃的水泡澡10-15分钟,水位要到脖子,洗澡时可以做一些耸肩活动,缓解肌肉紧张。

3、手脚冰冷:洗澡后冲下冷水

如果你的手脚总是冰凉的话,那么建议你在洗澡之后可以将自己的双脚放在冷水中冲一下后拿出,可以使扩张的血管受冷水刺激收缩,从而把热量“封闭”在体内,令升高的体温保持更长时间。

需要提醒的是,洗完澡后要穿上袜子,以免热量从脚底散失。

4、身体水肿:洗澡时屈伸脚踝

水肿的朋友可以在39℃-40℃的水中泡15-20分钟,水浸到肩头即可,利用水压来消除水肿。若嫌麻烦可以在洗澡时做一些脚踝屈伸活动,如转动脚腕、弯曲脚趾等,还可以对足底和膝盖做一些按摩,都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水肿。

5、心情郁闷:给水加点香味

将味道清新的浴液倒入水中,水温控制在39℃-40℃,浸泡全身或冲洗15-20分钟,水会让人有种飘飘欲仙感,有放松身心的效果。

但是小编想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在吃的饱饱的时候然后选择这样的洗澡方式。因为饭后半小时内洗澡会令血液难以集中到胃肠,影响消化。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我们很多人洗澡时都用搓澡巾使劲搓是严重威胁我们身体健康的行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养成良好的洗澡习惯和正确的洗澡方式。

热门标签